坟头上有树,大致源于三种情况:一是自然生长出来的灌木和杂树;二是家里人有意栽植的树木,如松柏等;三是无心插柳成活的树木。
第一种情况。因为有土壤阳光水分等,坟地和坟头长出杂草、灌木、杂树等很正常。每年清明,祭祖培坟,对坟地和坟头要进行清理和规整,杂草、灌木、杂树等要一并清除,不做任何保留,坟地焕然一新,坟堆坟头全是新土。
第二种情况。坟地植树叫墓柏,秦代之前就有,汉代较为流行,其后形成习俗,一直传承沿袭到现在。古人认为,松柏可以规避魑魅魍魉,所以墓柏以镇之。现存的古代陵园墓园等,都有松柏,就是从辟邪一说来的。由于墓柏一般是栽植于墓区,不植于坟堆坟头,且松柏生长缓慢,树龄较长,所以,坟地松柏是出于习俗讲究有意栽种的,当然也是不需要砍掉的。
第三种情况。在北方绝大部分地区,习俗要求,引魂旗和哭丧棒必须使用柳树,而且是新鲜柳树,最后引魂旗要插于坟头,哭丧棒也要丢在墓地。特别是冬春季节,新鲜柳树枝极易成活。于是出现无心插柳柳成树的情况。这种事项事件,生活中是常有的。
所以,一般来说,我们讲坟头的树砍不砍?何时砍?就是第一种情况下的杂树和第三种情况下的柳树。
小杂树
1、树小的时候,最好及时砍掉,而且要连根除掉
坟地特别是新坟,土壤松软,墒情好,阳光充分,也不缺水,所以,树木一旦成活,生长很快。尤其柳树根系发达,生命力顽强,一棵很快就会发展成一丛或一片,三五年就可长成大树。
所以,坟地的杂树和柳树一旦成活,最好在周年祭或第二年清明时砍掉。按一般人性特点和生活逻辑,第二年不砍的,第三年第四年就舍不得砍了。第五年再想砍就有所顾忌了。就是说,此时的树已成大树,砍伐肯定会对坟头产生直接影响,一般人也就不敢砍了。
2、树大了的时候,最好不要砍,一定要砍的,不能动树根
坟地的柳树和其他杂树,十年树龄以上的,就是参天大树,尤其柳树枝丫较多,郁郁葱葱一大片。这个时候,树木的整个根系覆盖坟头和棺椁,根本无法清除。即便把柳树枝干锯掉砍掉,只要根系在,就可萌发出众多小树。
一般生活认知,死人的棺柩和坟头,就相当于活人的住房和卧室。要处理坟头上的大树,肯定会影响坟头甚至棺椁。这是忌讳的。所以,坟头上的大树不能砍伐。一定想砍伐的,绝对不能动树根。
武侯祠坟头树
3、坟头上保留大树好吗?
肯定不好!
(1)在坟地,坟头是绝对主角;一旦坟头上有树,树也是主角。上坟祭祀就是以坟头为直接对象进行的,坟头与逝者一体,对着坟头磕头,就是给逝者磕头。但坟头上有树,整个祭祀活动就无法避开树的存在,就是说,树也成为祭祀对象。
(2)坟头上有树,特别是大树,根系肯定会影响棺椁。因为树是不断生长的,是活的,所以其根系必然会活动灵柩的,造成“逝者不得安息”,这是习俗文化最为忌讳的。
(3)坟头上有树,会招引虫蝇蝉鸟等,鼠蛇獾鼬等蜗居动物就随之而来。坟地到处是洞穴,不说风水,自己怎么看怎么想都不舒服。
4、坟头上已经有大树了,怎么办?
留着大树,让出坟头。
啥意思呢?就是说,你长你的大树,我做我的坟头。无论树有多大,坟头必须有。坟头是祭祀的地方,必须突出祭祀的主旋律和主旨义项。
那么,树留到啥时候才能砍呢?五辈以后!怎么讲呢?
按《仪礼》《尔雅》的文本意义,同高祖的人为族人。就是说从高祖到玄孙九代人,为一族,即通常所说的“九族”。九族之内的,为家人为亲人;九族之外的,为庄邻为路人,相互之间就没有亲缘关系了。一般居民人家,五代以后,能找到祖先坟头的已经很少了,有没有树也已经不重要了,怎么处置都行。